南京高淳科技創業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是綜合性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運營單位為南京高淳科技創業中心有限公司,由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和江蘇高淳經濟開發區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注冊成立于2012年7月, 注冊資本2.12億元,其中高淳區國資辦出資>1.9億元,持股89.62%;高淳開發區開發集團出資2200萬元,持股10. 38%。 中心于2012年10月獲批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3年12月獲批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17年11月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截止2024年底,累計孵化企業225家,其中在孵企業55家,畢業企業170家。已獲評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江蘇省僑聯新僑創新創業基地、江蘇省地理信息產業園高淳衛星遙感基地、南京市留學人員創業園、南京市文化產業園區、南京市科創金融服務驛站。 一、運營模式 中心是集優惠政策扶持、創新創業服務、創業配套服務、投融資服務和物業配套服務等5大類核心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全區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載體所在。 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實行資產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相分離的模式運作管理。圍繞高質量“科創重地”打造目標定位,承接全區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為抓手,一直致力于創新創業孵化鏈的強鏈補鏈延鏈工作。 目前,中心已高質量建成科創大樓、總部經濟大樓、專業研發樓等孵化載體和人才公寓、酒店餐飲、生活廣場等配套設施三期21幢,總面積21萬平方米,配套四期標準廠房加速器50萬平方米,已全部交付使用。重點打造集“孵化器+加速器+中試基地+總部基地+人才公寓+配套設施”等于一體孵化鏈條閉環,充分滿足創新創業項目產業化對于發展空間的個性化需求。 二、服務工作 1、專業孵化。中心采取“創業導師+專業孵化”的孵育模式,邀請成功企業家、創投專家、咨詢名師等建立專家資源庫18人,通過不定期邀請專家導師組織開展講座沙龍、創業輔導等活動,與孵化企業互動交流,輔導企業提檔升級。 2、金融賦能。全力打造科創金融服務驛站,主動對接銀行、保險、擔保、投資、券商等金融機構,簽約并達成穩定合作關系11家,不斷拓寬政銀企投合作渠道。年籌辦項目路演、投資對接、銀企交流等金融服務活動10場次以上,累計為50家孵化企業獲得投融貸資源3.47億元,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資本賦能科技創新,為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持續不斷注入金融“活水” 。 3、生態打造。中心已集聚園中園科創孵化平臺4家,按照“成熟一家、發展一家”的原則梯度培養,已培育園中園省級孵化器1家、市級眾創空間2家、區級孵化器2家;集聚新型研發機構6家,逐步形成以中心為核心,以園中園科創孵化平臺、新研機構等為依托的特色鮮明的“一核多園”發展格局,各平臺機構資源信息、人才優勢和中心產業承載力優勢互補、產業協作、資源共享,努力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集群。 三、孵化成效 1、項目集聚。準確把握園區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堅持把新產業、新業態作為重點,致力為創新創業項目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創造最適“溫度”、最佳“土壤”。重點引進和培育能夠推動園區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帶動園區主導產業發展的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團隊)項目入駐孵化,積極構筑產業人才與科技創新高地。截止2024年底,引育企業中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企業216家,大專以上從業人員占比長期維持在90%以上。 2、人才培養。發揮現有平臺機構功能優勢,探索平臺機構跨園、跨鏈、跨境創新創業資源的虛擬孵化和研發飛地等模式,統籌開展合作引才。凸顯紫金山英才等政策紅利,注重在項目合作中吸納人才,在招來人才中挖掘項目,不斷充實中心人才資源儲備。截止2024年底,累計集聚國家重點人才計劃16人;培育江蘇省“雙創計劃”人才21人;集聚南京市科技頂尖專家(高峰工程)4人、培育南京市創新型企業家9人、“345海外人才”4人。 3、企業培育。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加快中心發展的支撐點,按照“量質齊升、扶優培強”原則,打造創新型企業發展矩陣,定向扶植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形成企業成長“雁陣”梯隊。截止2024年底,在孵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1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5家、創新型中小企業4家;擁有有效知識產權1080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44件、軟件著作權372件;孵化華高軟件、瑞德醫療、新循環保等區域股權交易掛牌企業24家。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