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3101089/2021-37974 | 主題分類: | 農業、林業、水利 |
組配分類: | 區政府辦文件 | 體裁分類: | 通知 |
發布機構: | 高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0-04-30 |
生效日期: | 2020-04-30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關于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糧食穩產增效的通知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糧食生產;糧食;糧食作物;糧食生產目標;水稻;基礎設施;機械化;發展水平;糧食安全;種植面積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關于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糧食穩產增效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糧食穩產增效的通知》(蘇政辦發〔2020〕18號)和市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糧食穩產增效的通知》(寧政辦發〔2020〕15號)要求,認真抓好糧食生產各項措施的落實,做到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種糧效益提高,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落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根據市政府要求,各地要切實加強糧食生產工作,要穩定農業,保障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糧食生產要保持近年的發展水平。要確保超額完成今年市政府下達我區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各鎮街要盡快將任務分解落實到村、到組,并進一步細化到具體糧食作物,同時將糧食生產目標任務作為約束性指標列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以進一步強化糧食生產安全責任制考核。今年夏糧種植面積已基本確定,穩定全年糧食生產,關鍵是秋糧。各地要盡早謀劃和調整生產布局,切實抓好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的生產面積落實,同時要充分挖掘旱地、崗坡地、養殖塘埂等潛力,盡力擴大玉米、薯類、豆類等雜糧種植面積。
二、強化糧食生產政策措施
切實加強糧食最低收購價、農機補貼、耕地地力補貼等政策落實,有效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落實市水稻生態補償政策,按各鎮街水稻實際種植面積,市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繼續給予每畝120元的補償,由鎮街統籌用于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水稻生產環境保護和修復等;提高稻谷補貼精準度,對種植水稻20畝及以上的實際生產主體,按照每畝補貼不低于100元的標準給予扶持;實施優良食味稻米提升行動,支持優良食味水稻種植基地實行訂單生產;引導支持金融機構為糧食生產者提供信貸等金融服務,繼續開展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政策性農業保險。
三、提升糧食科技與裝備支撐水平
圍繞糧食生產,加強生產基礎設施配套。大力開展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堅持量質并重、用養結合、建管協調、生態優先;支持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在糧食集中種植區建設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加快推廣綠色優質高抗糧食作物新品種,集成推廣減肥減藥、省工節本的綠色技術模式與物質裝備,推進優良食味稻米種植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提升糧食機械化生產水平,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96%。指導落實好糧食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控、防災減災等關鍵技術措施,提升技術到位率。
四、推進糧食生產適度規模化經營
培育壯大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糧食生產新型經營主體,促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深入開展水稻集中育(供)秧、糧食作物綠色防控示范區、化肥農藥“雙減”工程示范區、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項目建設,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育代插、聯耕聯種、土地托管、訂單種植、烘干冷藏、收獲除塵除雜、質量可追溯等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提升糧食生產管理水平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
五、加快優質高效糧食發展
著力優化調整糧食產業結構,聚焦優質稻麥、優質旱雜糧產業,引導推動糧食生產向市場緊缺產品調、向優質高效作物調,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特色產業擴面增效。引導糧食加工企業配套建設收獲、烘干、冷儲、加工、營銷體系,開發糧食深加工產品,進一步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加強糧食產銷合作,促進糧食增產、企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互聯網+糧食”,發展糧食電子商務和新型零售業態,推進糧食生產向綠色、高質、高效發展。
六、加大調度督導工作力度
各鎮街要共同扛起“米袋子”生產保供屬地責任,加強組織領導,精心謀劃部署,激勵農戶發展糧食生產。區各有關部門要強化督查指導,及時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層層傳導壓力,確保超額完成今年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要加強糧食生產好經驗、好做法的宣傳工作,營造全社會重農抓糧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