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老街又稱淳溪老街,省級文保單位,是江蘇省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高淳老街始建于明代,自宋朝正式建立街市,為淳溪古鎮的主要商貿街道,歷經明、清兩代500多年的不斷建設,形成了一條長800余米(最初為1135米)的商業街,因街面走向呈“一”字形,又稱一字街,東西全長800多米,寬4.5-5.5米不等,中間用粉紅色的胭脂石橫向鋪設,兩邊用青條石縱向圍繞,整條街面色鮮艷,整齊美觀,歷經八百余年風吹雨打,人行車壓,依然堅固耐用。高淳老街現存有314間店鋪,均為樓宇式雙層磚木結構,合面式店房,上下二層,挑檐、斗拱、垛、墻、橫桁、樓窗,風姿古樸,造型別致,多為明清所建,造型既具皖南徽派風貌,又有鮮明的地方傳統風格。為保護這一歷史文化遺產,1984年,高淳縣人民政府將老街原貌保存較好的長345米片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東自東門橋,西止通賢路,南到官溪路,北達縣府路及江南圣地。通過不斷修繕和改造,秉承“修舊”如舊原則,使老街仍保持了昔日的風貌,依舊飄逸著古色古香的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