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假期騙子又盯上了我們的飛機票。
機票改簽賠的300元還沒到手,反而貸了20萬!
1月21日,四川李先生到杭州來出差,第二天一早要回去,當天下午,他接到了航空公司工作人員電話,說飛機出現故障,起落架損壞,讓他改簽,并表示要賠償他300元。
在筧橋派出所接到李先生報警時,他非但沒拿到300元賠償,相反還背上了20萬元貸款。
民警岑冬立即趕到現場,發現李先生真的有20萬元貸款記錄。
據李先生自述,接到電話后,他也沒多想,就按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說的,“叫我下這個那個的,我都下了”,李先生下載了視頻會議App,又開了屏幕共享功能,按照對方說的一步步操作,“他說我要賠償的話,要驗證個人征信問題,又發來一個鏈接”,李先生又按對方說的進行操作,對方發來一個賬號,顯示為民生銀行所開賬戶。
這時,李先生收到一條手機短信,提示他從貸款平臺貸了20萬元,這下,李先生起了疑心:自己怎么莫名其妙貸了款?他不愿再進行操作。
對方威脅:“后果自負”,李先生隨即報警。
“還好,你這筆錢還沒轉出去,還在的,趕緊把錢還給平臺就好了”,民警岑冬介紹說,通過與所里反詐專員聯動,發現其銀行卡上的20萬元還在。
經過派出所協調,李先生當天就把20萬元貸款還了,從利息看,貸款利息還是很高的,幾個小時,就被扣了19元利息。
這是“機票退改簽”詐騙,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詐騙分子首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包括受害人姓名、身份證號、登機時間、航班班次等在內的乘機信息。在受害人登機前,冒充航空公司、訂票網站等工作人員,通過打電話或發信息的方式聯系受害人,通過精準提供受害人乘機信息的方式騙取信任。
第二步:初步騙取信任后,詐騙分子會以“航班延誤”“機票改簽”等理由主動提出“退費”或“理賠”。隨后,詐騙分子會以“驗證”賬戶信息、購票記錄等幌子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號、接受“屏幕共享”,通過“屏幕共享”進一步掌握受害人包括銀行卡在內的信息。
第三步:接下來,詐騙分子會以“征信驗證”“驗證賬戶安全”“刷流水確保理賠通道暢通”等幌子,套取交易驗證碼、誘導轉賬,最終轉走資金實施詐騙。
在誘導轉賬環節中,有不同的套路。
有的騙局里,騙子會在會議房間發來一個網址鏈接,稱這是一個客服中心官網,受害人進入網站后按提示登記銀行卡等信息,網站會接著顯示諸如該賬號權限不足,這時,客服說要轉賬補充流水進行“身份認證”,還承諾轉賬的錢均會在一小時后如數退還等,一旦轉賬,錢很快被騙子層層轉走。而且開啟屏幕共享,等于手機裸奔,你輸入的卡號密碼等信息,騙子都能掌握。
還有的騙局里,騙子發來的鏈接是釣魚網站,讓你輸入的銀行卡信息,其實是騙子在套取你的銀行卡賬戶和密碼,獲得后會立即轉走卡上的錢。
“騙子為什么能“未卜先知”地知道行程?
像上述騙局里,李先生是第二天一早出行,騙子為什么能“未卜先知”地知道行程?
“機票退改簽”騙局,是一種精準的“定向詐騙”。在已發的案件里,冒充客服的騙子在電話里能準確地說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和航班信息,受害人才信以為真的。
被騙的乘客中,有些是從第三方平臺訂票,也有直接在航空公司官網上購買機票。
據民警分析,準確的航班信息的泄露主要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相關訂票網站內部人員,通過自己的權限獲取信息后在網上售賣;另一種利用黑客手段通過攻擊訂票網站獲取旅客訂票信息,再進行販賣。
南京警方曾抓獲一個“機票改簽”詐騙團伙。騙子們以每條15元的價格獲取大量的民航旅客訂票信息,根據登機時間,進行分類后,擇機群發“航班取消”短信,實施詐騙。
從去年開始,“機票退改簽”詐騙有個新的特點,就是騙子實施詐騙的時間越來越接近受騙人出發時間,有的提前一天甚至幾個小時。騙子打的就是“心理戰”:越離出發時間近,越容易制造緊張氣氛,讓受騙人來不及思考。
這類騙局往往發生在寒暑假或者諸如雨雪惡劣天氣期間。像這幾天全國多地都是雨雪天氣,不少車站、機場有航班、車次延誤或取消信息,騙子就容易乘虛而入。
警方提醒:
1、接到航班取消需要改簽或者退票的電話或者短信,一定要通過官方電話或App進行核實,不要相信對方短信中的鏈接或聯系方式,更不要點擊陌生鏈接。
2、正規平臺辦理退票不需要在退費前支付其他費用,退款一般會返還至原支付渠道,遇到要求支付保證金、驗證轉賬、流水刷信用等,肯定是詐騙。
3、不和陌生人開啟“屏幕共享”,妥善保管個人身份證、銀行卡、交易驗證碼等信息。
來源:中國信用